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人口組成可了解人口現象、分析社會問題的性質與來源、觀察一地人口如何與社會經濟發生關係,是社會經濟變遷的重要指標,在政府擬定現在及未來之社會福利政策上,是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一、年齡分配

一般而言,有工作能力的人口愈多,扶養比率則愈低,有較多的勞動投入生產行列,有利於經濟建設的開發。民國111年幼年人口(0歲至14歲)31萬2,009人,青壯人口(15歲至64 歲)164萬9,878人,老年人口(65歲以上)51萬5,894人,扶養比為50.36%。

 

二、婚姻狀況

民國112年辦理結婚登記共13,685對,粗結婚率為5.48‰,辦理離婚共5,037對,粗離婚率為2.02‰。

 

三、原住民分布

原住民族別現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至民國112年底臺北市原住民人口數為17,150人,人口數以阿美族、泰雅族較多,地區則集中於內湖、文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