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翩翩飛舞 北市聯醫以參與式戲劇思考病人自主權利

發稿日期:113年6月29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及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合作,於6月29日(星期六)下午14時於莒光健康增齡賦能中心舉辦「翩翩參與式藝術演出」,面對生死交關迫在眉睫的醫療決定,如何好好送家人最後一哩路?如何沒有遺憾的與生死共舞?透過演員演繹和觀眾現場即時參與互動,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盡情活在當下,翩翩飛舞的秘密!


《翩翩》主體劇情以失智症病人出現吞嚥困難,家庭成員是否接受鼻胃管灌食為主軸,過程穿插觀眾互動參與,以及專業演員與資深照顧者的演出,加上現場觀眾上台即興演出,一起為劇中角色表達心聲、演出策略,思考什麼樣的選擇,才是遺憾最少、最圓滿的選擇,尊重個人意願的同時保持對生命的尊重。


112位參與者中,具開立戲劇療癒處方箋條件者有44位,共有109則回應。關於10個問題回應分析,有幾個主要問題被強調:

  • 20人(約18%)表示不知如何對家人談老後、醫療及照護等想法。
  • 16人(約15%)表示不知道病主法與安寧不急救有什麼不同。
  • 14人(約13%)表示父母失智又吞嚥困難,該如何選擇下一步。
  • 12人(約11%)表示將努力到最後一刻,放棄治療等同不孝。
  • 11人(約10%)表示因為父母健康惡化,面臨要放棄照顧的困境。


這些回應反映了參與者在照顧失智症父母過程中的挑戰和心理壓力,顯示了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指導來應對這些困難。這也顯示失智症者的照護與吞嚥議題需要被重視外,也會連帶影響照顧者或家人對於未來醫療照護的聯想,但苦於不知道如何開口跟家人討論;而108年正式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與過去民眾所知道的安寧緩和條例差異在哪,也是未來需要讓民眾能更清楚的一大課題。


臺北市聯合醫院於108年開始致力推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迄今已經進行1萬4,376人的諮商門診,透過諮商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也達1萬3,595人。歷年的諮商與簽署人數是台灣醫療院所在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第一名。


病人自主權利法三大理念為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善終權益和促進醫病關係和諧,就是希望保障民眾知情、選擇與決定的權利。北市聯合醫院積極推動安寧緩和照護及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期望提升生命、死亡識能,落實民眾醫療自主,保障弱勢族群享有平等權利,以提供病人舒適、尊嚴善終照護,減緩家屬照顧壓力,創造信任及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