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臺北市名稱的由來

 

清代官署巡撫衙門
清代官署巡撫衙門

臺北之名,始見於清康熙末、雍正初。藍鼎元的《紀竹塹埔》一文,曾有如下描述:「竹塹埔寬長百里,行竟日無人煙。野番出沒,行人過此,視為畏途。然郡城,淡水上下必經之地,其地平坦,極膏腴,闢田疇,可得良田數千頃。『臺北』民生之大利,又無以加於此。」當時所指的「臺北」,係指竹塹(今新竹市)以北的臺灣北部地區。

<清光緒元年>(1875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創建臺北府,設府治於艋舺(當年臺北市主要市區之通稱),並建築「臺北府衙門」(今中正區內),臺北始成為行政區域。光緒10年(1884年)臺北城興築完竣。
 

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圖照
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圖照

臺灣建省後,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一直以臺北府城為辦公處所,建設以城內、大稻埕地區為主,使得這兩地區與艋舺成為日後臺北市的核心市區,合稱為「三市街」。日據時期,總督府公布臺灣市制。日大正9年(1920年)依市制規定,設臺北州轄市,置臺北市役所。「臺北市」之名,乃正式出現。

 

二、凱達格蘭族之家鄉

日據時代的阿里荖部落
日據時代的阿里荖部落

臺北市位於北臺灣的臺北盆地中央。據地質學者推測,遠古時期的臺北盆地是一個大湖沼,後經多年的沉積,始形成盆地。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一書即如此寫道:「入甘答門(即關渡門),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行十餘里,高山四繞,周廣有百餘里,中為平原。」正是指此。漢人入墾以前的臺北盆地,是原住民凱達格蘭(Ketagalan)族的居所,生活以採集、漁獵、游耕為主。

凱達格蘭族為分佈在北部臺灣的平埔族之一,聚居之地,南以現今桃園為界,北止三貂嶺與宜蘭地區,其散佈之處,則以基隆、淡水、臺北等地。據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的推測,凱達格蘭族在三貂嶺形成部落後,即沿海岸西進,途經基隆、金包里、富貴角、滬尾後沿著基隆河進入臺北盆地,在汐止地區者為峰仔峙社、在松山地區為錫口社、在大稻埕附近者為圭泵社、大龍峒附近者為大浪泵社,並越過新店溪形成擺接社、秀朗社等,為臺北盆地最早記載之住民。

 

 

三、荷蘭西班牙到明鄭

原住民族別現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至民國103 年底臺北市原住民人口數為15,581 人,其中以阿美族最多、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較少,大部分集中於市郊地帶的內湖、文山、南港區。

 

 

四、清領時期開發經營

民國20年大稻埕撿茶情景
民國20年大稻埕撿茶情景
民國19年由大稻埕遠望北門
民國19年由大稻埕遠望北門

清康熙22年(1683年)臺灣歸清朝版圖;翌年,設臺灣府,下轄諸羅、臺灣、鳳山三縣,從此閩粵移民日增。康熙48年(1709年)陳賴章墾號向官府請墾大佳臘地方(今艋舺、新莊及大龍峒一帶)後,漢民移墾北臺者日多。清乾隆年間,新店溪、淡水河匯集處的艋舺以蕃薯市街(因漢民與原住民交易蕃薯而得名)為始,逐漸形成臺北地區的政治、軍事與商業中心,並在嘉慶年間成為「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全臺第3大港市。清同治年間(1862至1874年)大稻埕因茶葉貿易興起,臺北茶名揚國際貿易市場。清光緒10年(1884年)臺北建城;光緒13年(1887年)臺灣建省完成。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駐節臺北期間,有計畫的建設臺北城,築鐵路、開街道、設學堂,並將臺北府城規劃為行政區,大稻埕闢為貿易區,今貴德街一帶則劃為外僑居留地。此一城市規劃,奠定今日臺北市的發展基礎。

 

 

五、日據時期基礎建設

光緒20年代的臺北城西門
光緒20年代的臺北城西門

清光緒21年(1895年)日本占據臺灣後,在臺北城內設臺灣總督府。日明治32、34年(1899、1901年)日人進行臺北城內道路的擴建、水溝的改善。明治38年(1905年)拆除清末建立的臺北府城垣,依基址闢為道路,並連結艋舺、城內、大稻埕三市街,擴大臺北行政區域的範圍。日大正9年(1920年)成立臺北州轄市,行政區除前述的三市街外,更往今臺北市東區如大安、中崙、松山等地擴展。

 

 

六、光復後之蓬勃發展

日據時期臺北市役所(今行政院)
日據時期臺北市役所(今行政院)

民國34年臺灣光復,明定臺北市為省轄市。同年10月,廢日據時代的市役所,成立市政府,劃為10個行政區;區以下設里,里以下設鄰。38年中央政府遷臺, 39年實施縣市地方自治,臺北市首度選舉市議員,成立市議會,奠定民主政治基礎。55年12月31日中央鑒於臺北市已成為戰時陪都,且為全臺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中心,遂於56年7月1日,由總統明令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並將市郊的景美、木柵、南港、內湖、士林、北投等6鄉鎮劃入臺北市。此時,臺北市有16個行政區。

 

臺北車站前三線路(今忠孝西路)
臺北車站前三線路(今忠孝西路)

民國79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域再度調整,重劃為12個行政區,即大同、中正、萬華、中山、士林、北投、松山、南港、內湖、信義、大安、文山等,並維持迄今。臺北盆地雖分屬臺北市、臺北縣兩行政體系,但都會區的發展已密不可分,尤其是捷運系統等交通網絡的發達,早已將行政區隔打破,形成大臺北生活共同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