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新診斷出子宮體癌個案3,181名(其中子宮內膜癌占92.61%),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17.0人,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的年齡中位數為57歲。112年子宮體癌死亡人數為535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4人,為我國女性癌症死因第10位。
停經後異常出血要注意
國民健康署提醒,除了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之外,更要注意陰道異常出血情況並儘速就醫,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
國民健康署提醒,除了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之外,更要注意陰道異常出血情況並儘速就醫,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
遠離危險因子 建立健康生活型態
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括: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罹患糖尿病等因素。
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指出,規律運動、適量飲用咖啡、健康飲食及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國民健康署透過推動肥胖防治、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及推動健康促進社區、職場、醫院等計畫,提醒及協助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增進民眾健康意識,以遠離癌症威脅。
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括: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罹患糖尿病等因素。
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指出,規律運動、適量飲用咖啡、健康飲食及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國民健康署透過推動肥胖防治、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及推動健康促進社區、職場、醫院等計畫,提醒及協助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增進民眾健康意識,以遠離癌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