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流感?主要症狀是什麼?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及手部接觸被口沫或鼻涕等黏液污染的物品表面傳播,其傳染力強,可能造成重症或死亡,又可稱作「季節性流感」。感染流感後引起的症狀主要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有部分感染者會伴隨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產生併發症時可能導致死亡;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等。長者、幼童、孕婦與慢性病患者是重症與死亡的高風險族群。
流感與一般感冒有什麼不同?
感冒的致病原包含多達數百種不同的病毒,與流感是由感染流感病毒引起不同。一般而言,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地嚴重,容易出現明顯的全身無力、頭痛、發燒,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需一個星期到幾個星期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起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甚至導致死亡。所以若出現「一燒(發燒)」、「二痛(頭痛、明顯肌肉痠動)」、「三疲倦」就須警覺是流感。
該如何做,才能有效對抗流感?
對抗流感要掌握6要訣,就能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
- 要儘早施打流感疫苗。
- 要用肥皂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等生活好習慣。
- 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範病毒傳播。
- 要警覺流感症狀,及早就近就醫治療。
- 生病要按醫囑服藥多休息,不上班不上課。
- 危險徵兆要儘快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流感的危險徵兆?
流感的危險徵兆為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如有危險徵兆應儘速/轉診至大醫院就診,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另由於嬰幼兒無法表達身體的不適症狀,建議可以觀察寶寶有無呼吸急促或困難、意識改變、不容易喚醒及活動力低下,做為判斷危險徵兆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