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腸病毒?
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現已有上百種型別。
腸病毒有哪些症狀?
感染病毒後一般3至5天會出現症狀,但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且大部分病例幾天後就會自然痊癒,常見症狀:
1.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
2.手足口病:發燒、手腳、口腔及臀部周圍出現紅疹及小水泡。
3.疱疹性咽峽炎:突發性發燒、厭食、嘔吐,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
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及教托育機構等處最容易傳播,可經由接觸或飛沫方式感染幼童而造成,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或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含有病毒的食物而受傳染,玩具為幼童間常見的傳染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童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
如何預防腸病毒?
1.落實洗手五時機「看病前後、擤鼻涕後、上廁所後、吃東西前、接觸幼兒前」。
2.外出返家後務必先使用肥皂將雙手戳洗乾淨並更衣後,再摟抱、餵食嬰幼兒。
3.罹病之學童,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同時也可避免傳染其他學童。
4.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特別是準媽媽、幼童和新生兒,盡量避免接觸腸病毒病人。
5.一般環境及常用物品,使用500ppm濃度漂白水消毒(漂白水:水=1:100);嘔吐及排泄物,使用1,000ppm濃度漂白水(漂白水:水=1:50)清消且注意室內通風。
6.定期清洗玩具及絨毛玩偶並曬乾。
7.平時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增強個人之免疫力,並且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我的E政府 [另開新視窗]](/images/egov.png)
